本期内容来自中山大学袁奇峰城市规划工作室规划师黄哲,是“珠三角系列”的第七篇,讲一讲珠三角创新那些事儿。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事实上,珠三角突破“旧常态”已是如箭在弦、不得不发。总体上看,珠三角的经济增长和人均产出的增长率持续放缓已成定局。政府财政投入的边际收益显著递减,仅仅能起到短期的作用。特别是经济危机以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一些跨国公司把生产部门迂回本国或者迁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尽管,珠三角政府采取与以往经济危机相似的产业振兴措施,大规模地扩张政府支出和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但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和乘数效应明显不如从前。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13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以及成本高涨问题,珠三角企业以更多的资本设备替代劳动力,更高的资本、人力比产生了长期替代效应,也带来了生产模式的革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广州、佛山在创新方面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已逐步抛离了珠海、东莞等城市。广州作为省会城市,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云集,为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佛山则显示出专业镇经济创新的活力,通过政府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良好的协作关系,佛山完成了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华丽转身”。
东莞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基地,政府在近年大幅增加科研的公共投入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然而政府对企业科研投入的带动作用却没有发挥出来,最突出的表现是松山湖的困境。珠海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创新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特别是2000年之后引入了多家高校科研机构进入,但至今没有成为珠三角西岸的创新中心,创新机制的缺乏和政府投入的不足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向硅谷学习!”
中国的创新图景
珠三角:东岸的故事和西岸的故事
珠三角东岸和西岸实际上在演绎着不同的创新故事。珠三角东岸以深港都会区为首,创新活动持续向中心城市集聚,极化效应明显;而东莞、惠州的外资企业则多把创新中心设在国外,创新没有本地化。珠三角西岸的产业集群发源于专业镇、面向国内外市场(国内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创新活动也根植于本地,顺德北滘镇耗资30亿的美的全球创新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以专业镇集群为主体的创新机制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创新人才和科研机构缺乏的问题一直难以克服。或许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会为西岸带来转机。目前,西岸城市试图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建立以社会化创新平台为核心的中级创新节点(如佛山新城中德服务区),其成效有待进一步考察。
资本第二回路和第三回路的争夺?
因此,稳定创新的收益预期、抑制过度的资产化、打破地方对资本束缚以及鼓励民间资本变为产业基金等是鼓励珠三角创新的重要手段。
企业规模
以企业、专业镇为核心的珠三角创新机制往往受困于企业的规模。根据广东省科技厅的统计,2011年平均每个专业镇的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4个,并且近10年来并没有增加的迹象,高新技术企业占专业镇特色企业的比例仅仅在1.2%。作为应对,专业镇政府曾试图通过出资建立镇级公共科研创新中心解决中小企业升级的瓶颈,比如西樵镇的南方技术创新中心(纺织)、盐步的内衣设计中心等等,运作效果差强人意。
或许,依托大企业或者社会化创新平台,建立中级的创新中心,是珠三角创新和专业镇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可行的出路!
PS:本文为项目随笔,匆匆写就,未尽严谨,见谅!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珠三角,新马,新常态,新空间”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